悠居在长安(六)紫阳之隐秀-全球关注

  • 2023-07-02 22:58:31
  • 来源:交易和行走

题记:


【资料图】

计划端午出行的时候,我说我想去紫阳。旁人很费解,现在又不是茶期,那个小小的县城,有什么好玩的呢?其实去之前我也回答不了——有什么好玩的呢?想去,仅仅是因为几年前工作的关系,匆匆瞥过一眼这个小县城,只记得那里山和水的起伏很优美,而且紧凑,真真是一眼入画。

正文:

从西安出发,夜间穿秦岭,诸多隧道,抵达紫阳的时候已是夜晚11点。第二天,即是端午。

一、 盛香之集

我们住在汉水南岸,文笔山下,背靠高速。对面北岸是紫阳的县城主街。一早起来,走过桥去,便遇见了山城的早集。由于当天是端午节,这个早集便盛满了香草的气息。

早集前的广场上,有阿姨在晾晒艾草叶,远远地就能闻到艾草的清香

早集入口,摆满了艾草、香茅、紫苏

无论男女老少,都在选购香草

所识有限,我实在没法搞清这些被扎成捆的枝叶,那把被大爷抛向我的绿草,还有这把正在被大娘伸手要抓的紫色植物都是什么香草……

还有新鲜的花椒

新摘的栀子花

市集与人们日常的衣食相关,本是这世间最显俗像的地方之一:摩肩接踵的赶集人,有身体的摩擦碰撞,有讨价还价的互不相让;被剥了皮的山羊,头已被割下,身体倒钩在高高的铁杆上,供客分切宰割;被开了膛的鱼睁着一双永不瞑目的眼,微张着嘴躺在自己的血和鳞片汇成的水洼中,供客甄选……我恍恍惚惚地游荡于市集人群中,却未觉污秽。浓烈的香草之气,已将我的灵魂熏升至高处,仿佛生命此时已分出层次,肉体在世间百般锤炼,灵魂却可以在空中与美好相伍。我突然更深刻地理解了写于屈原生命中最孤独苦闷时刻的《离骚》,为何通篇的香草美人——因为那样的浪漫,是诗人唯一可以解脱肉身,抚慰灵魂的方式。虽然这种抚慰对于屈原来说,仍太单薄,他最后还是选择了“从彭咸之所居”,自沉汨罗,但是他留下的《离骚》,成为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,长馈后人。

二、 仙人之“鱼”

紫阳,因道教南派创始人张伯端(号紫阳真人)在这里修行悟道而得名,意为“紫气东来,阳光普照”。据《陕西通志》:“县南紫阳滩旁有三洞,乃紫阳真人所居,称为紫阳洞。县名本此。”

因此来了紫阳,必是要访紫阳真人遗迹的。

我们恰巧也住在了南岸,打开高德地图,提示“仙人洞摩崖石刻”就在身后480米的地方。但是奇了,我们转转悠悠一个上午,就是没有找到这处所在。最后经一个当地人指点,原来“仙人洞”就在我们所住的酒店楼下的江岸边,由于修水库,现在“仙人洞”已经被淹没在了水平面之下。而摩崖石刻已转移至高处,沿着岚紫路,还有走出几里的路。

如今只剩下了岸边的这块指示碑,以及护栏上吐舌舐水的神兽雕塑。

更神奇的是,此地我昨晚已逛过,因为太黑,没有看见“仙人洞”的石碑,却是在石碑前发现一截形状像一条翘着尾巴的鱼的木头。看着木头纹理挺美,又已被冲刷的很干净,自己又素有捡破烂的习惯,我就不顾老公反对,毅然把它给拾了回去。如今看来,这竟有可能是一尾仙人之“鱼”耶!

捡到“鱼”的地方,上方有伸出水面的亭子

我的“仙人之鱼”

三、 建筑之美

(一)紫阳真人宫

文笔山下,写着“紫阳养生谷”的那座大桥身后,即是紫阳真人宫。

紫阳真人宫的山门

庙宇应该是新近修建的,但是建筑构件仍依古法,飞檐斗拱繁复,着色鲜艳华丽。

庙门与正殿之间的直道,红墙围就,饰以金龙,道旁栽着大束的绣球花,异常美丽,不失为拍照打卡的好去处。

正殿门前有《紫阳真人小传》石碑,为现世的汉中聚石斋主高昆所书并刻石;按碑文所记,紫阳真人的《悟真篇》应是成书于此地。

由于当天是端午,庙里香火颇旺,不少香客是举家前来的。因此入得殿中,我虽觉得其壁画甚好,也不太好意思明目张胆的举着手机细细地拍——仅有两张歪歪扭扭的照片,给读者们稍略其风采。

(二)北五省会馆

北五省会馆(指山西、陕西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五省的会馆),坐落在紫阳县城西南10公里的瓦房店,最早建于清乾隆末年,现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既是五省会馆,其主人又都是富甲一方的商贾,想必营造这里的时候,定是不惜人力物力财力的,五省的建筑精华,但都汇于此处。这里是真正的雕梁画栋,每一个柱头都有旋出的雕刻,檐枋和横梁上都绘满了图案。

正堂里的壁画更是保存完好,颜色鲜艳,描绘的人物传神、笔墨花砚精美,是陕西省目前面积最大、保存最完好的壁画。

壁画1

壁画2

壁画3

壁画4

壁画5

现在常能见到的古代壁画,大多是保存在寺庙里,因此题材多为神佛妖鬼。而此处作为商贸往来的场所,其壁画的题材则是描摹民众心中的富雅生活。有北宋欧阳修作《秋声赋》、唐代贺知章醉酒骑马、唐代张说送别梁六、王勃作《滕王阁序》……画中所述文人雅士,已将图解按上面的出图展示顺序排放如下:

壁画1图解

壁画2图解

壁画3图解

壁画4图解

壁画5图解

其实堂中还有一幅壁画,画的是刘备端坐大殿之上,与身着黑衣、羽扇纶巾的诸葛亮商议要事;身旁黑脸张飞相陪,殿下各武将手持兵器,威风凛凛,神奇十足。还有一位着黑衣,配红带的老者,搞不清身份,看神情倒是像极了宫斗剧中心怀鬼胎,惯会媚上欺下的侍宦,但是想来这个堂中通篇都是清雅福瑞的意向,不太可能要加入这么一个腌臜的角色。

忘了拍这幅图的图解了,因为实在是太喜欢,又实在是没想明白人物……所以,就喜欢得忘记了……

(三)百梯巷里沉寂的灰楼

紫阳素有“小重庆”之称,汉江码头两边不大的空间里,是交错的路桥。

江两岸,是山。这里的民居,就这样鳞次栉比地攀附于山上。

若要从码头走路上山,会走一条“百梯巷”。

离百梯巷不远,更靠近码头的地方,有一座青砖的三层旧楼。远看的时候它灰扑扑的,走近了,才惊觉他气势沉稳恢宏。

楼位是坐北朝南,因而灰楼的门口开向了山体。从山上往下走,只能看到露出地平面的上面两层,最底下一层是隐在山体的水泥台后的。

楼体很宽,没仔细数单层有几间房,但距离楼体三米开外,手机横屏仍无法把整栋楼的影象捕捉下来。虽然楼的外轮廓是中规中矩的长方体,但是建造者又巧妙地将每层的护栏做成了狭长的半菱形,然后楼面就有了起伏,一层层的走廊像一排排的浪,凹进去的门和窗,是浪底黯然雅致的漩涡。

灰楼的排水管是裸露在外的,由预制的水泥?石头?(这里用问号,是因为不能上楼亲历,我实在是分不清这是石头雕刻的,还是水泥浇筑的)构件连接而成。由于取材与楼体一致,拼接精密,咬合有度,使得这裸露的排水管不但毫无半分丑陋,反而像挺立的青竹一样,给了这座建筑以风骨。

朝向汉江的这一面,建造者还给二三层的每一户都置了阳台,从楼下仰头望去,与前面的走廊一样,阳台也是由伸出的石柱支撑,每个阳台三条柱子,再次让平平无奇的楼面有了起伏之美。

仿佛这还不够,阳台的外立面还被涂上了颜色,浅浅的红,到现在还隐约可见。

仿佛这还不够,为了应付这里多雨的天气,建造者又给这座灰楼添上了长长的屋檐——那种古老的,由一根根木柱并排斜织而成的屋檐,再覆上青瓦,这才恋恋不舍地让作品完结。

这样一座灰扑扑的、已久无人居的破楼,老公和儿子经过的时候,都吝啬多看一眼,而我却留恋了很久不愿离去。在这里,又用了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“北五省会馆”更多的笔墨去描绘它,为什么呢?是什么让我如此着迷?

我想,是我感受到的建造者朴素又深情的心意。他要做的是用最朴素坚固的材料,在风雨如晦的汉水边,给山民们造一座风雨不动岿如山的楼;他要建尽量多的房子,让更多的人可以住进来,接受它的庇护;他要尽可能地在节俭中,给住在这里的人一点点平庸生活中的小惊喜——那如竹节般的排水管,那可以在雨天俯瞰汉水的彩色阳台……

关键词:

Copyright@  2015-2023 今日包装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沪ICP备2023005074号-40   联系邮箱:5 85 59 73 @qq.com